行業新聞返回
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 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于27日在京舉辦。在年會開幕式上,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、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、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做視頻報告。
萬建民強調,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國家的重大需求,而種業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源頭。目前,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%,必須重視發展生物育種和育種科技,如此才能“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”
隨著國際生物種業的發展、技術的突破引發了種業產業變革。基因編輯、轉基因、分子定向設計、干細胞育種等技術發展加速了生物技術對種植產業變革的引領;蛋白、脂肪、淀粉的人工合成等生物合成技術可能顛覆農業生態;農業生產的計量化、網絡化、精準化將會對農業生產方式帶來新的變革。種業產業的變革對中國種業自主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。
萬建民提出,生物育種是種業創新的核心。生物技術育種包括轉基因、基因編輯、合成生物等技術。目前常規育種主要包含系統育種、雜交育種、細胞工程育種和誘變育種等方式。新中國成立后,隨著中國育種技術不斷發展,我國已經育成新品種超過七萬余個,形成六到七次新品種大規模更新換代,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%,良種對作物單產貢獻率達到40%以上。比如培育出了汕優2號、紅蓮型、超級粳稻等一大批雜交稻品種,這些品種高產、抗病,對推動中國水稻單產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,有效支撐糧食產量與質量穩步提升長,也對中國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。
萬建民表示,種業創新還要推進種業科技發展。中國作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迅速,在重要性狀基因發掘上取得重大突破,研制出包括水稻矮稈基因、小麥抗赤霉病基因、玉米株型基因等等;合成生物技術方面發掘出了一批抗鹽堿、抗旱、固氮泌銨、氮高效利用等元件,品種研發能力得到穩步提高,高產優質、抗病抗逆、資源高效、營養功能品種不斷涌現,基本滿足農業生產需求。
近年來,通過國家推行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,使得我國優質綠色多元化品種比率逐年提高。水稻品種選育正在向品質化邁進,節水抗旱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種培育備受重視,油菜、棉花品種選育快速向優質機械化方向推進。我國種業目前已經建成較完善的全產業鏈育種創新體系,關鍵技術創新、產品研發等保障能力顯著提升,實現了自主基因、自主技術、自主品種研發的新格局。
萬建民認為,面對基因資源深度挖掘亟待加強,重大品種研制能力亟待提升,生物育種創新迭代有待完善等問題為我國生物種業技術提出挑戰,相關科技工作者需加強種質資源研究,加大優質種質創新和資源引進;強化基礎研究,夯實育種源頭創新;強化自主品種的培育,把控種業的發展主動權。
萬建民建議,可以部署重大科技項目,提升生物育種創新能力,加快作物種源科技攻關、加強作物種源挖掘與創新利用,開展作物種業基礎研究,聯合上中下游不同育種單位開展良種聯合攻關。
生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、基礎性產業。品種是生物種業發展的“芯片”,而生物育種是種業創新的核心。因此,我國必須加大生物育種與產業化力度,突破當前農業發展中的重大瓶頸,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生物產業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