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智慧農業”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
無人農場,顧名思義,就是在人工不進入農場的情況下,通過對農場設施、裝備、機械等遠程控制,或通過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的自主決策、自主作業,完成所有農場生產、管理任務的一種全天候、全過程、全空間的無人化生產作業模式。如今,隨著物聯網、5G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,傳統農業正朝著智慧農業加速轉變。 無人農場的興起,本質上是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的產物,也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。一方面,種管收全過程的少人化和無人化,不僅有助于節約人力成本,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輕技術人才從事農業生產,培育新型農民。另一方面,通過智慧農業系統為農作物管護提供數據支持,能夠指導調控農作物生長環境,使其更好滿足作物生長需要。與此同時,全流程機械化也能起到提高生產、作業效率,促進增收減損的效果。數據顯示,當前,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%,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%。我國糧食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,現代農業裝備和技術的運用功不可沒。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,數字化、智能化是重要路徑。無論是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,還是推動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,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力量的支撐。應該看到,我國農業生產領域科技創新還存在不少短板,傳統的粗放式經營模式制約著農業科技的應用。以無人農場建設為例,從全國范圍來看仍處于探索階段。有專家總結了無人農場大范圍推廣的兩大條件,一是基礎設施要好,農田的水網、路網、電網、通信信號等都要滿足一定的條件;二是地塊要大,面積小、零散分布的土地需要有效整合。加快無人農場的布局應用,離不開良好基礎設施的